首页

女s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30 06:54:31 作者:全国首枚!高二学生成火箭总师,“手搓”火箭成功发射 浏览量:91855

5月27日

深圳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手搓”探空火箭

突破10千米海拔高度

火遍全网

相关视频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太厉害了”

“现在的中学生强得‘可怕’”

“少年强则国强”

“人类满级小孩哥”

究竟是哪些深圳少年这么牛?

“手搓”火箭上天

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01

  “飞燕一号”探空火箭总设计师是一名中学生

  27日上午,中国首枚由深圳、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中学生航天爱好者自主研制的气象探空火箭“飞燕一号”,在青海冷湖成功发射。

  点火发射1分钟后,遥测数据显示,火箭在青海冷湖最高飞行高度海拔为10555.7米,地面接收站成功收到计划采集的气象数据。

  “飞燕一号”探空火箭全长1.52米,飞行高度可达到8千米以上,最大飞行速度约2马赫(约为2450.16千米/时),由气动结构分系统、航电载荷分系统、发动机分系统和地面站分系统组成。

  “真的发射成功了”“这一刻,我太激动了”“等火箭成功回收了,我们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天极航天”成员们围在一起,兴奋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飞燕一号”的研制始于2024年6月26日,来自深圳、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中学生航天爱好者,在北京锦绣航天科普基地开展集中学习、方案论证,完成了火箭的初步设计。

  之后,他们回到各自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设计和实验工作,按照火箭研制的规范流程,系统性地完成了火箭的设计、实验、加工、集成、装配和测试。

  深圳新安中学(集团)燕川中学高二学生王裕宁担任该火箭的总设计师。

  “自由翱翔的飞燕,就像我们几位少年一样。”王裕宁介绍“飞燕一号”名字背后的涵义,他们将努力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不断进取,努力挑战新高度,将来投身航天事业,为中国和世界航天发展创造新辉煌。

  02

  人才培养的一次大胆实践

  王裕宁从小就对火箭、宇宙充满好奇,并系统研学航天知识。在燕川中学航空航天特色教育体系支持下,他牵头组建“红箭航天社团”,学习火箭设计、燃料调配、航电控制等专业知识。

  深圳新安中学(集团)燕川中学党总支书记 邹小新:在多方支持下,燕川中学“红箭航天社团”的同学们牵头,全国各地一些中学生火箭迷共同研制“飞燕一号“。历时11个月,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迅速成长,综合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李春林介绍,“飞燕一号”探空火箭是由全国各地中学生火箭爱好者自发发起的航天科创项目,经火箭专家指导自主研制的中国首枚中学生探空火箭。

  “该项目是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次大胆实践,能够启发、带动更多学生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作出贡献。”李春林说。

  据悉,火箭发射期间,在现场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的共同支持下,同学们发起成立了青少年火箭爱好者联盟,为全国更多小伙伴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带动更多青少年参加火箭科技创新活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徐大军:我们愿意提供高校的教育资源,更多地参与到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大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澜湄印象】老挝姑娘郑小乔:年轻人应多交流 未来要做对老中两国有意义的事

教练韦国发表示:“李宏宇是我院自主培养的优秀选手,在训练备战过程中,无论是选手本人还是身后的保障团队都在日夜奋战,并肩战斗,此次比赛,我们在竞赛规则解读、临场应变、战术制定等方面都做到了极致,相信我们中国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接下来我们要好好总结,马上又要投入到下一个世赛周期的备战中。(记者 段玮)

中国将全面实施“智慧海关”建设

青岛农业大学则以其农业领域的科研实力吸引了马特凯恩一行关注。马特凯恩参观了该校最新农业机械研究成果,双方就农业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九方泰禾国际重工作为国内粮食作物装备制造企业的代表,向马特凯恩一行展示了其智能高效农业机械装备及技术研发创新能力。

中国警方向美国遣返1名美籍红通逃犯

潜力足。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均基础设施存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二到三成。放在全球“坐标系”中,中国发展依然动能充沛、动力强劲。

中纪委周末打虎:“70后”北京市副市长高朋被查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开德介绍,2023年,民营经济创造了昆明市40.4%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49.8%的税收,为推动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制定《条例》就是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贴近自然感情升温 亲子露营受“带娃族”追捧

“我已经习惯和北鲵在一起了,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会一直坚守。”说罢,冬花又像往常一样开始在无人区巡逻,二十一年如一日,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像一朵“绽放在冬天里的花”,坚韧不拔。(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